7月10日下午3点走进机修厂钢球厂房,迅速感觉比室外37度的高温还热情。尽管钢球厂房高大宽敞且四面通风,厂房内却依然闷热无风,熔铁水、装模、浇铸等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笔者走上熔炼平台,靠近中频炉,一股一股的巨浪迎面扑来,汗水立刻冲出毛孔,让人望而生却。炉中铁熔化的滋滋作响,火苗呼呼地向上蹿,像是随时都要喷发的“火焰山”。
为了预防铁水四溅的火星伤到身体,炉前工需穿着比较厚实的工作服,除此之外还需要戴安全帽、防护镜、穿着劳保鞋。1400度的铁水,一炉接着一炉熔炼,裹的严实的徐臣梅从容不迫,时而往炉中添料,时而用铁棍将炉中的废渣挑出。被1400度的铁水烘烤,他身上的衣物从进班开始就是湿的。一个小时后,一包铁水似一条火红的巨龙,奔腾而下。
在不远处,依次整齐的排列着四个造型区,刚刚熔炼好的铁水顺流而下流进了模具,等待成型。
40℃以上的铸造环境,身边流淌着1400℃的铁水,巨大的热源不断散发着热量,整个车间就像一个大火炉。
为了给员工降温,机修厂还想出“金点子”。利用中频炉的冷却水给屋面喷水降温,使水蒸发吸热,降低屋内温度。
据悉,此举措经过瑞昌市相关部门检测,厂房温度可降低5度左右。
除此之外,三伏天,机修厂缩短员工工作时长,同时准备了充足的白开水、菊花茶等防暑降温物资,为员工做足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铸造工段的“钢铁侠”平均年龄近50岁老员工。对高温的考验,他们“激情”高于“温度”。“再怎么辛苦,再怎么累,我们也要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任务。”炉前工徐臣梅说道。
(章燕 崔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