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开阔了阅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地质勘察专业技术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谈及在地勘公司永平项目部挂职3个多月来的感受时,公司外派挂职干部,团委副书记何峰如是向笔者表示。
湛蓝的天空,火红的6月。带着公司、矿两级组织的期许,6月7日,何峰在矿党委书记李朝晖的陪伴下,从武铜出发,驱车4个半小时,到达永平项目部,开启了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之旅。
快速进入角色
“第一天到项目部,跟我预想中的差不多,因为我熟悉地质行业,深知项目部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所以不觉得陌生,还比较适应。”何峰初体验。
永平矿区深部铜多金属矿补充详查项目是公司的一个重点工程,事关永平铜矿的发展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设计钻探主要工作量共63个钻孔,55590米,施工工期8个月。
“何峰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也为江铜后续发展培养人才,经地勘公司领导班子讨论后安排他担任永平矿区深部铜多金属矿补充详查项目部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履行项目管理职责,同时负责该项目井下标段钻探施工管理。”地勘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孙爱祥介绍。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何峰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详细查阅项目设计等指导文件,并深入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的整体设计部署、进度计划与各机台的工作情况。积极与矿方、技术方、施工方等单位联络熟悉,参与项目的施工建设、安全环保、质量管理、进度计划、设计优化等各项管理工作。”
安全是第一位的。他坚持每天深入施工现场,对前一天的现场检查工作进行复查,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安全督导、技术管理。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确认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井下钻探,施工作业硐室是关键,他根据钻孔施工安排,积极与矿方、施工方沟通协调,保证硐室按时保质投入使用,保障了钻探施工衔接。
钻探工作量近56000米,意味着要有足够大的库房能摆放56000米的岩心。
刚到之初,何峰被安排负责岩心库的规划设计、岩心入库摆放等工作。为了确保实物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后续地质研究等提供重要数据。他精细测量计算,岩心箱多大,间隔多少,高度多少,他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细致的规划设计图纸,严格岩心信息标签记录、入库验收程序,按区域码垛摆放。
针对岩心库设计之初最大摆放量为32000米,剩余23000余米岩心尚无位置摆放的问题。他多次与永平铜矿相关部门沟通,提出对老岩心库进行整理,经过他的努力,岩心库库容扩充至60000米以上,确保能满足该项目岩心存放。
“何峰工作能力非常强,工作上手的也很快,他来了之后我都轻松了很多。”永平项目部总指挥郑孙华说。
快速成长
“机台退场后复垦复绿工作要加快进度。”
“岩心第一时间入库。”
9月26日下午5时许,何峰对野外一钻机终孔验收后,对其负责人再三强调。
何峰工作时驾轻就熟的样子,俨然已经是一个专业地质工作者了。殊不知,三个月前的他可不是这般。
“大学期间,我主学的是理科,对于矿产勘查也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深入实践过,况且工作后一直在机关团委工作,我对地质勘查工作特别是现场施工几乎一窍不通。”说到刚来的那会,何峰直言道。
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面对一无所知的难题,他不畏惧。他虚心向技术员、施工员请教技术问题,对于现场施工,从踏勘放孔、平基修路,到设备进场、安装钻塔;从钻机开孔、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到终孔验收、场地复垦复绿,最后封孔,他全过程参与学习。
与此同时,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阅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矿产地质勘查 铜、铅、锌、银、镍、钼》《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等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工作规范。
截至目前,野外总共有十几个勘探作业点。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每一个机台都定期去巡查去学习去观察。
“每个钻孔的孔深不同,角度不同,且岩心的岩性、构造等等都不同,只有每一个机台都去观察,才会有大致的了解。”何峰如是说。
“目前,整个项目完成了60%的工作量,很有信心在12月31日之前完成野外的钻探施工任务。”何峰干劲十足。
“何峰同志基础扎实,抱负远大,作风过硬,追求卓越。”孙爱祥对他高度评价:“让他挂实职,从专业和项目管理一条线进行锻炼。来了几个月,他的表现也很不错,名副其实得到比较好的锻炼。”
“组织信任我,把我派到这里,我就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接下来的工作中,在持续协助管理好项目的基础上,深度参与并自己尝试进行矿体圈定和资源量估算等重点地质技术工作,直到完全掌握。对水工环地质、矿石选冶技术性能试验、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等,要全程参与进行并消化理解,把地质勘探技术学到家,达到地质技术员的标准,为矿、为江铜发展服务。”何峰道出质朴的挂职情怀。
(章燕)